新闻资讯
公司动态
行业要闻
钢厂动态
综合资讯
政策相关
 
 
 
综合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资讯
 
房地产十二五规划“支柱争议”再起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时间:2010-5-25 查看:2068

历史上最为严厉的一次楼市调控的当口,房地产业“国民经济的支柱地位”的“生死去留”似乎也走到了决定命运的“节点”。

“房地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很有可能是这个命运节点的载体。这份已经进入各部委协调阶段的“规划”,在整个起草的过程中,房地产行业“支柱地位”成为了各个参与部委“既想回避,又存争议”的“敏感区域”。

这份将详细确定“十二五”期间中国房地产投资总额甚至开复工面积的“发展规划”,其起草工作实际已潜行多时,而在国务院强力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今天,这份关乎房地产业下一个5年发展命运的规划,在长期发展与短期调控之间,抉择微妙。

“发展规划”还是“调控规划”

“从去年开始,房地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实际上就已经起草了,只是今年又赶上了楼市调控这个当口。”5月20日清晨,接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一位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参与“规划”起草工作的,涉及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

记者了解到,2009年,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之下,各行业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工作全面启动,并由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牵头负责,彼时,经历了近8年高速发展且争议不断的房地产行业,首次被要求起草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

“解决中国房地产的问题,必须两条腿走,既要调控,更要改革,有这么一份文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向记者如是表示。

目前,在这份已经进入部委协调阶段的“规划草案”中,将首次详细规定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房地产的开工面积、投资总额、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目标都将被细化到“数字”的级别,一旦这些“规划指标”确定,未来每年的相关工作,将按照这个总体指标细化实施。

“除此之外,这份规划还包括一些制度上的内容,比如土地供应制度、住房产品结构等等,但这些,都是对现在已经确定下来的一些制度进行一些系统化的工作,不会有特别多的新意,主要还是那些数字,因为一旦落实,就涉及到完成情况的考核问题。”前述权威人士向记者表示。

这份规划于2009年便开始起草,彼时,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还受命向国家发改委进行专题汇报,不过,当时楼市尚未面临如今中央政府强力调控的政策环境,因此,在2010年楼市调控开始之后,这份规划又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确保中国住房市场“去投资投机化”的基本属性,与目前短期调控的口径与方向保持一致。

“支柱地位”遭部委回避

记者了解到,在整个规划的起草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内容,便是这份“规划”中,是否一如既往地沿用“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表述,尽管仅仅是个“名份”,但在此时此刻,却变得敏感异常。

2003年,国务院息17号文件,文件中给予了房地产行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定性”。时年夏天,央行刚刚息121号文件,对房地产行业的开发贷款、自有资本金、按揭贷款等进行收紧控制,房地产行业在那一年首次被推至调控的边缘,但随后17号文件“支柱产业”的定性,让当时的中国地产界松了一口气。

自那时起,地产界就十分看重这一“名份”问题,因为这一“名份”直接关系到政策调控的尺度与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控制。

“现在的状态是,保留支柱地位,还是去除这个支柱地位,发改委和建设部都不愿意主动提出来,去还是留,大家都回避。”前述接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权威人士称,即便进入现在这个阶段,这个关键名份的去留,至今尚未确定。

记者掌握的情况表明,建设部实际上是希望能够延续“支柱产业”这个“定性”的,但是前述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在目前国务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政策调控的背景下,建设部直接出面提出保留房地产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将承受“过大的压力”。

一位曾参与规划前期起草的专家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支柱产业”这个定位上,国家发改委的态度并不十分明确,在此过程中,国家发改委强调的始终是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至于国土资源部、银监会、人民银行则对此没有太多强调与涉及。

在此前的一个房地产论坛上,任志强(博客)就曾表示,中国实际上远不如某些发达国家重视房地产,所以房地产在实际当中,按照发展阶段来说,比这些发达国家的比重要低得多。这就是目前中国存在的问题,没有充分发挥房地产的产业作用。这就变成了一个需要经济增长的时候就鼓励房地产,需要限制投资过热的时候就打压房地产的局面。

谁左右地产业命运?

谁能最终左右中国房地产业“支柱与否”的命运?恐怕这将与中国经济整体十二五规划的口径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毕竟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房地产业的长链条拉动,密切相关。

记者了解到,受国务院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2009年花了一年的时间进行“十二五”规划预研究,以破解导致中国消费增长的持续下降之谜。从国强转向民富,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提高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成为重点命题。

“十一五”规划收官尚余半年,但4年前规划中提出的诸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已颇为明朗。经济增长等指标虽然表现不错,但从“九五”期间就被提上议事日程的经济结构调整,仍然进展有限。

根据“十一五”规划目标的经济增长率是7.5%,但目前大体看来是10%。实际上,最近几个5年规划的经济增速都被实际增速远远超过。比如,我国“九五”计划确定了GDP增长速度8%,最后实际增长为8.6%;“十五”规划确定的GDP增速为7%,但实际执行是9.5%。

一位参与这项课题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告诉记者:“如果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消费占GDP增长比例的目标,房地产业的投资属性就必须被淡化,而纯粹把房地产变成一种消费行为,但这是很难的,那就是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其他主流的社会消费成为GDP增长的主力,这样,房地产的地位,就要有所调整。”他表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承:“转变发展方式已讲了很多年了,但依然没有取得全面、实质性进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发展阶段有关。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现有发展方式还有一定的适应性,可以维持,有一定潜力。但进入“十二五”时期,情况将发生重大变化。

“但是,短时期内,房地产业上下产业链条较长、带动能力较强的作用,是不会改变的。”刘世锦称。

谁能在多长时间内取代房地产,或许才是这个颇具争议的行业最终能否保住“支柱产业”地位的关键所在。(来源:中新网)


粤ICP备06023404号      网站首页    |    企业OA    |    企业邮箱    |    法律声明 
技术支持:35互联